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9671|回复: 1

古韵灵山 | “灵山人”遗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7 0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山人”遗址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足迹
f84f8204b2a5d927742e47339235439c.jpg

      “灵山人”遗址位于灵山县灵城街道梓崇村马鞍山下。该山为咯斯特孤峰,形似马鞍,故而得名。山下有东胜岩、匍地岩、尽头岩3个溶洞,“灵山人”化石即出土于东胜岩和匍地岩。
       1960年初,广东省文管会到灵山县进行洞穴调查,在马鞍山的东胜岩、匍地岩两溶洞内发现古人类化石。
f3f01cfdd7f78521272dadfe016c3e0c.png

       从东胜岩出土了1块颞骨的鼓室部、2枚牙齿(上白齿、上门齿各1枚)以及一段右侧股骨上段。门齿舌面呈铲形,股骨石化程度不深,颜色灰白。从匍地岩出土了3块顶骨、1块额骨的眶上缘、1块额骨的眉间部分、1块额骨的额结节正中部分。两洞岩性相当,人类化石的石化程度也没有什么差别,说明从两洞出士的人骨化石是同属一个年代的古人类,考古学家将其命名为“灵山人”,其体质、形态与广西的“柳江人” 和“麒麟山人〞相近。
b86efb50d4612a619f8cd3f58a256231.jpg

     “灵山人” 所处的地质年代,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研究,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2万—1万年,相当于考古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人类发展进程的角度看,“灵山人,属于晚期智人,其社会组织形式为母系氏族制。研究人员根据从东胜岩出土的人类门齿舌面呈铲形的特征,判断“灵山人”屈于蒙古人种。
     “灵山人”选择马鞍山一带为居住区,是因为那个时期这里的气候与环境适宜古人类生存。距今 1.8万—1.5万年前,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生长着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山下有河流,山上又有众多天然溶洞可供穴居,除遮风挡雨,还可抵御猛兽。在“灵山人”遗址中还发现了熊、犀牛、野猪、鹿、貘、鬣狗、亚洲象等动物化石。由此可推知“灵山人”居于洞穴之中,以兽皮为衣,依靠渔猎、采集为生。 ❂
     “灵山人”遗址位于北纬 21°—22°,海拔高度仅30—50米,是我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纬度较低的一处,对古人类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960年11月,“灵山人”遗址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7月,“灵山人〞遗址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178ad20219da99a1249afcf4cb6a8a4a.jpg


来源:灵山县博物馆/灵山文旅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发表于 2022-5-29 17: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挖掘证明,灵山乃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对古人类的分布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对文化遗址应加以保护。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6-1 16:58 , Processed in 0.09181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