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426|回复: 0

桂南大石铲——从工具到礼器的演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3 17: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猫七姑娘 于 2021-4-13 17:31 编辑


桂南大石铲
从工具到礼器的演变

●名称:直腰型大石铲(左)
荣腰型大石铲(右)
短袖型大石铲(下)
●尺寸:长22厘米,宽14厘米,厚1厘米(左)
            长26座米,宽15厘米,厚1.3厘米(右)
            长43厘米,宽23厘米,厚2厘米(下)。
●年代:新石器时代晚期
●来源:1980年出土于灵山县佛子人民公社、平山人民公社
●级别:国家三级文物

微信图片_20210413172758.jpg

411406d54e214159bf53d6f996ca62de.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桂南大石铲是多发现于广西南部地区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新石器时代器物,这类石铲体形扁薄硕大,器型规整,棱角分明,通体磨制;上端有小柄,并两侧有肩,两面弧刃。灵山县今存3件。分别为直腰型、束腰型和短袖型,代表了桂南大石铲从实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演变为象征性的礼器或祭器的三个阶段。

直腰型大石铲作为实用的农业生产工具,属于桂南大石铲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1980年在佛子人民公社(今佛子镇)新塘村出土1件直腰型大石铲,柄短小,平顶,双平肩,两面弧刃。

束腰型大石铲作为实用器兼象征物,属于桂南大石铲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大石铲出现了一个重要特征,即“舌节”。1980年在佛子人民公社谭家荣村出土1件重740克的束腰型大石铲,柄短小,平顶,双翘肩,由肩角向下作弧线渐收,至中部微向外张,呈“舌节”形。

短袖型大石铲纯粹作为象征性的礼器,属于桂南大石铲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这类大石铲被赋予生殖崇拜、农业祭祀等神秘功能,古人以其为礼器软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人口繁衍等。1980年在平山人民公社(今平山镇)狮子岭出土了一件重3940克的短袖型大石铲,平顶,柄短小,柄下方为小平肩,再往下为斜肩加楔节缺口,缺口下方呈短袖形向两旁伸出,束腰,至中部略外张成“舌节”形。


摘自《荔乡灵山》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4-27 10:12 , Processed in 0.0836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