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811|回复: 6

丰塘炮期——修竹村正月十五闹元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3 12: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十五是丰塘镇修竹村的炮期。炮期有多热闹,不用我说了,看图吧~~

舞龙舞狮,浩荡的队伍延绵了整条村;燃放的炮烟把整条村都笼罩了。

1.jpg

2.jpg


3.jpg

7.jpg

13.jpg

现场有治安员维持秩序
6.jpg

12.jpg

舞龙舞狮队在村中沿着定好的路线边舞边走,沿路的每户人家看到了都把鞭炮点上了——接福
9.jpg

10.jpg

全村人的盛事,下的毛毛雨也挡不住这热情
11.jpg

举炮的骚年们~~
5.jpg


4.jpg

8.jpg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发表于 2016-2-23 12: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有炮节,但是不知道是那天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4: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付相关资料
       古称“炮圩”,又名“炮会”,源自新春正月里“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习俗的演变,始于明代末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民俗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它独有的神韵,长盛不衰。 丰塘镇的先辈们为了避免节期的冲突,利用抽签的形式选定正月里的某一天为各自的炮期节日,目前全镇共有17个村设立炮期节日,统称“丰塘炮期”。
       炮期制作的小花炮一般高1米,直径30厘米左右。大花炮的高度一般在1.6米到2米,直径40到80厘米,叫“炮王”。炮期制作的大花炮还可以作花灯使用,甚称手工艺一绝,个个玲珑剔透,既古朴典雅,又清新秀丽。
          活动内容分为祭炮、迎炮、送炮、放炮。其间举行传统武术、球赛、田径等体育活动和外出创业人员座谈会、招商引资会、敬老爱幼座谈会、扶助贫困学童、奖励优秀学子仪式,及进行八音队、腰鼓队,钱尺队,花扇队、八仙队、狮龙队等传统民间艺术表演。 放炮完毕,村中群众到炮台争抢炮纸带回家中放进灶君、鸡笼、鸭笼以求福禄运就、六畜兴旺、家业宏发。
          丰塘炮期始于明代末期,源自新春正月里“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习俗的演变。据说在新年到来的第一刻(即零时)燃放鞭炮能驱魔避邪,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出入平安。丰塘镇的先辈们出于好胜心,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民间炮期。炮期起始,各村为了避免节庆时间冲突、互相攀比,就互派代表磋商,利用抽签的形式选定正月里的某一天为各自的炮期节日。丰塘炮期主要分布于灵山县丰塘镇的各个村委、社区,全镇共有17个炮期节日,如正月初五清胡村、初六五楞村、初八平岭村、初九沙塘村、初十根竹村、十二陂塘村、华龙、华兴村、十三大池村、十四陆屋村、十五潭龙村、英榜村、修竹村、十八川心村、十九桥笪村、二十睦村、五月十三丰塘社区等。 制作大花炮的材料用上乘的靓竹、韧蔑、刀具、沙纸、宣纸、香糊、画笔、颜料等造型装裱,鸣放时用的自制炮竹。表演所需的道具和器材有花轿、腰鼓、钱鞭、花扇、锁呐、锣鼓、狮龙等。
          炮期前一天,全村群众自觉集队搭炮台、搭彩楼,到处张灯结彩,张贴对联,悬挂横额。 炮期这一天的清晨,锣鼓喧天,炮童(由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和狮龙队把大花炮送到轻烟缭绕的祭坛上,各家各户都把大花炮视为吉祥之物,纷纷前来烧香“祈福”。八九点钟的时候,村中的狮龙队开始到各家各户拜厅,各家各户都燃放鞭炮,迎接狮龙前来拜贺。届时,球类比赛、拨河赛等文体活动和敬老爱幼座谈会、扶助贫困学童、奖励优秀学子的颁发仪式也随之举办。 下午三时左右开始迎炮、送炮。彩旗队、擎炮队、八音队、腰鼓队,钱尺队,花扇队、八仙队、狮龙队等先后表演,再组成300多人的迎送炮队伍,扛着猪头、抬着“仙公”游遍全村的主干道路以及巷子胡同间。 下午五时左右,送炮队伍把大花炮送往彩旗飞扬的“炮台”。 成千上万观看放炮的人群在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下,在炮场周围严严实实地围成了一个大圆圈。炮手依次燃放大花炮,隆隆的炮声震天动地,待放完最后一个“炮王”时,人们欢呼雀跃,互相拥进炮场,争抢着五颜六色的纷飞炮纸,家家户户深信用彩炮纸孵鸡、鸭蛋能给全家带来好运。晚上,各家各户都设晚晏招待前来庆贺的贵客和亲戚朋友。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16: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落日孤鹤 发表于 2016-2-23 12:38
听说过有炮节,但是不知道是那天

听说从正月初六开始到廿一(或廿二?)都是炮期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9: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小枫 发表于 2016-2-23 14:56
付相关资料
       古称“炮圩”,又名“炮会”,源自新春正月里“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习俗的演 ...

谢谢这位朋友的注释。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19: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小枫 发表于 2016-2-23 14:56
付相关资料
       古称“炮圩”,又名“炮会”,源自新春正月里“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习俗的演 ...

谢谢这位朋友的注释。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23 20:14: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诠释。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6-1 05:15 , Processed in 0.10449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