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073|回复: 0

遍地荒芜少人烟.刘家应召迁苏村:苏村镬耳楼群与国家历史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0 11: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草堂梦觉 于 2021-4-22 19:34 编辑

注:本文非文学作品,是历史纪实
      上回说到郭义反清复明占据灵山,诛求无厌,大肆杀戮,顺治十八年,被清军大举进攻才撤离灵山。灵山战祸频仍,民众反复被明清两军轮番掳掠屠杀,且时遇大饥荒、大瘟疫,饥民采薯莨、野菜、簕竹籽充饥,贫弱者和孩童死亡殆尽,惨象犹杜甫诗所言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县志记载,其时尚含今钦北区的青塘镇、平吉镇邕宁区的那楼镇的堂堂灵山大县竟不足万人,处处田地荒弃无人耕,村村房屋破败少人烟。几任府县屡招流亡劝耕垦,“刘百万”儿孙即应官府号召分头到县城外垦耕无主田地。
     刘瑜嗣孙县学秀才刘士俭的叔父择居平山灵家村,堂兄择居石塘村,刘士俭则变卖县城大部分商铺筹款约于康熙29年(1691)携雄厚家资至苏村,在距苏家近一公里之处广阔田垌边定居(苏家仍居三面环山的小山洼),并向官府买下大片荒弃无主田地,广招四方流民耕种,为人民休养生息恢复地方生产作了贡献,刘家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其后代仍秉承农耕为根基读书科举谋前程的家风,书香世家冠盖满庭。苏村刘家比灵山开基始祖更富贵,刘士俭诰命封中宪大夫,其五子十三孙都有官阶品衔,次子刘钜祖为同知加二级正四品中宪大夫,长孙刘慎乾隆年间中式举人屡任县令知州,为正五品奉正大夫,据不完全统计,仅是移居苏村至光绪廿五年间刘家就出了三位大夫,三名举人,五名贡生,三十七名国学生太学生府县秀才,文武官员近百名,其中即用知府一人,在职知府一人,知州二人,盐场大使、盐运司知事各一人,七八品以上官员一大批。富贵之盛本州府罕有。于是在驿道南的池塘浸泡木材(因名木浸塘),在驿道北小池塘建铁炉锻造铁门铁钉工具等(因名铁炉塘),在村北一里处建窑多座烧制砖瓦,按功名品衔建镬耳楼二十一座,十八个建筑群遍布全村,大石板天井和水磨青砖大理石墙壁的镬耳楼群规模恢弘气势雄伟,精美木雕石刻琳琅满目装饰雍容华贵。在取泥制砖瓦形成深阔洼地的四面筑堤围成面积近70亩的池塘,并据《古今贤文》诗句“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取名化龙塘。
      道光末年,永淳(今邕宁)李文彩率壮族民众抗租波及灵山,苏村的苏三率其天地会会众“杀官放囚”,刘家官员众多,是否躲过杀戮;按《大清律例》造反头领必诛杀全族,苏家是否能躲过灭族之灾,五天后请看《天地会攻陷县城苏三遭碎尸》。

资料来源和主要参考文献:
1.道光十三年版《廉州府志》
2.雍正癸丑版《灵山县志》
3.乾隆廿九年版《灵山县志》
4.民国三年版《灵山县志》
5. 民间知情人士述说
6.《灵山史话》(中共灵山县委员会宣传部、灵山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团结出版社2016年出版)


苏村刘家古建筑群前重立功名碑后.2020.7.jpg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4-24 01:10 , Processed in 0.08897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