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667|回复: 2

刘备给当今社会现象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我要写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5 20: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jadwjcm 于 2016-7-9 10:53 编辑

    《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故事,恐怕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借贷纠纷”。孙刘结盟共同抗曹,赤壁之战后,刘备去京口“借荆州”,请求孙权把南郡、江夏郡划归自己管辖。于是孙权把南郡以及南郡以西的荆州长江沿岸地区借给了盟友刘备。之后,刘备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东吴便向刘备索还荆州,但刘备不允。于是公元215年,东吴派吕蒙袭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则命令关羽引兵来争。在战争一触即发之即,曹操准备攻打汉中,威胁到了刘备的益州。于是刘备与东吴讲和平分荆州。公元219年,东吴趁刘备荆州镇守大将关羽欲北上攻打曹操的时机,为避免曹操背后偷袭,东吴对曹操称臣,争取了时间。吕蒙白衣渡江计谋袭取荆州,杀了关羽,占据了荆州。虽然东吴最后把自己借出去的东西硬生生地要了回来,但是两次出兵,代价惨重。所以讲文化能影响人。



鸡鸣狗盗的祖师爷——时迁


借钱不还的祖师爷——刘备


人家讲社会是复杂的,实际上社会是单纯的,复杂的是人。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诚与信的严重缺失,导致人们谈“借”色变。沉痛的教训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很难有奇迹发生,借出去的钱,能够收回的概率微乎其微。所谓“借”,在某些人的观念中,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从理论上讲,“借”是建立在“还”的假设上。有了这个大胆的假设,借钱的人才能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出借者才能自欺欺人,至少不至于渺无希望。也许,当初借钱的人确有还钱的诚意,至少朦朦胧胧还有一点想还钱的幻觉。然而,时过境迁,等到借来的钱用光,无力偿还之后,那种想还钱的幻觉便渐渐淡漠了。或许这时他还心存一点点歉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点点歉意也无影无踪,变成理所当然了。他甚至还会生出劫富济贫的念头,觉得你比我有钱,为什么还要让我还。如果你催得紧,他只好把话给你挑明,“实在对不起,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能拿他怎么办?即使他出于无奈,每次能还点儿钱,对于你来说,也能活活熬死你。既然是这样,借钱出去,就不该等人还。所谓“借钱”给人,事实上等于“送钱”给人,而且还不能赢得慷慨的美名,更不能赢得借者的感激,因为“借”是期待“还”的,动机本来就不算高贵。懂得这个道理,真正聪明的人,绝不借钱给人。


      借我钱请不要共我讲,等结婚再还。等饮酒再还。等起屋再还,等小孩出生再还。等等等,我等你老目。OK?understand?  钱着淋湿可以拿出来晒下,几时收返来都可以。借出去的数,只能呵呵了。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发表于 2016-7-5 21: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啱!准备催数!{:2_54:}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6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头,没有几个不被借过钱且不还的。
靠,
欢迎来到灵山家园网-www.ai03.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PP客户端|手机版|免责声明|公司简介|公安备案:45072102000519|灵山家园网 ( 桂ICP备19000664号 )

GMT+8, 2024-4-20 20:02 , Processed in 0.09657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